提及民间借贷,很容易联想到“校园裸贷”、“暴力催债”、“高利贷”,或者“跑路”老板们留下的一地鸡毛……实际上,作为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民间借贷自古有之,几经发展,民间借贷已成为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分利等于多少利息
张先生和朋友间经常会相互借钱周转生意。有时候借的少,就没有约定利息。但是有时候借款比较多,为了双方都有个保障,他和朋友便会约定利息。
一般民间借贷约定利息为2分利比较常见,所以张先生和朋友借款只要约定利息,一致商量也按照2分利计算利息。
由于经常出现借款,张先生怕他们私下约定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一方出现毁约,造成巨大损失。
所以,张先生向北京卫视《法治进行时》栏目组打来求助电话,他想知道民间借贷约定的利息在多少之内受法律保护?
2分利等于利息24%
栏目特邀嘉宾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旭亮律师表示:张先生和朋友约定的2分利换算成年利率为24%,受法律保护。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民间借贷不超过24%的利息,均受法律保护。
生活中通常说的2分利指的是月息,也就是月利率为2%。假设借2万元,期限为一年,私人间的借贷,用单利计算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期限。一年利息=20000×2%×12=4800元。而年利率24%,就相当于月利率2分。
24%以下的利息都保护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通俗来讲,民间借贷利息实行“两限三区”原则:以年利率24%和36%为两限制:24%以下的利息都保护;超过24%不到36%的部分看作自然债务,给了的不用还,没给的不能再要;超过36%的部分一律不保护,给了的要返还。
根据颁布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周律师说:“张先生和朋友间的借贷明确约定了利息,并且24%的利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不属于高利贷,他们的利息约定在法律保护范围内。”
在民间借贷活动中,借贷双方应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年利率超过36%的利息被称为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所以要尤其要注意借贷时的利息约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
撰稿:屈菲菲
类型:B 类稿
编辑:毕明伟
审稿:张主编
法务:杨玲玉
拆迁问题 免费咨询
法律咨询电话: 400-878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