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报道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不可抗力的法律依据及后果

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0-02-18 14:48 阅读:关键词:房屋拆迁律师

  前段时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记者会上表示:疫情防控措施属于“不可抗力”。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具体由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根据双方的履约能力、案件性质等因素来综合认定。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不可抗力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法律后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

  根据法律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

  本次疫情属于突发事件,不仅普通公众不能预见,即使具备专业知识的医疗专家也不可能预见。疫情爆发以来,卫健委决定将其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先后有31个省份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采取了延期复工、限制人群聚集活动、加强管理流动人口、交通卫生检疫等多项应急措施,无一不说明了事件的严重性。

  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目前已有多个国家针对疫情防控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入境管制措施。疫情爆发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阻止其传播,医学界也没有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符合“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构成条件,可以在法律上被认定为不可抗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

  那么,如果企业因疫情影响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呢?

  不可抗力属于解除合同的法定事由。当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落空时,当事人可以依法行使解除权,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部分)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因不可抗力发生的合同解除,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可被全部或部分免除。“全部免除责任”是指对全面免除当事人的合同责任,包括主给付义务,亦包括附随义务、违约责任等。而“部分免除责任”则是指在免除部分不能按约履行的责任,如减少违约金,允许迟延履行(在不可抗力经过后继续履行)等
 

撰稿:冯  昱
类型:原  创
编辑:侯学飞
审稿:段主编
法务:杨玲玉


标签:


相关案例 查看更多

立即咨询

>

联系我们

拆迁问题 免费咨询

  • 400 8787 666
  • 100052
  • 69576000@qq.com
  •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10号庄胜广场中央办公楼北翼15层

法律咨询电话: 400-878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