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网发布一则新闻,铜陵一男子制作假医学证明为其外孙上户口,骗取拆迁补偿款近9万元,犯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其实,近年来骗取拆迁补偿款获刑的案例并不少。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拆迁户想要获得更多补偿是人之常情,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采用这些手段获得拆迁补偿不可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
1、伪造证明、证件
2009年1月8日,安徽铜陵的张某在明知其外孙已有外省户口的情况下,使用虚假出生证明为其外孙在铜陵市公安局郊区派出所申报了户口,随后在村子拆迁过程中利用多申报的户口骗取拆迁安置补偿人民币89220元。
日前,铜陵市郊区法院认定张某行为构成诈骗罪,一审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张某违法所得人民币89220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2、隐瞒被安置对象死亡事实
2016年,戚某居住地进行城中村改造,在与项目部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书时,戚某隐瞒了其母亲已经死亡的事实,骗取拆迁补偿款128169元。
2018年,安徽淮上区人民法院审理此案,认为戚某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考虑到戚某犯罪后主动投案,退还款项,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予以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万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
3、假结婚、假离婚
严某拖欠吴某巨额债务,二人经商议决定,让吴某的女友孙某与其“假结婚”,骗取拆迁补偿款46976.7元还债。
后因严某新增百余万元的外债被起诉,作为“妻子”的孙某也一并被起诉。为避免承担债务,二人赶在法院判决前登记离婚,但法院最终判决孙某与严某共同承担债务。
吴某、孙某遂起诉到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表明严某和孙某是为了获得拆迁补偿才假结婚的,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现三人涉嫌诈骗,将案件移交给公安机关。
后经萧山区人民法院审理,因犯诈骗罪,严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吴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孙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两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
4、抢栽抢种
为开发天沐温泉项目,江西上犹县人民政府发布土地征收公告。按照公告的规定,钟某、吕某经营的苗木基地大部分在征收范围。
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二人经商议决定在苗木基地中抢种、补种树苗。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期间,钟某购买大量苗木雇请工人抢种,并于2017年底获得抢种、补种苗木补偿款人民币365327元。
吕某向钟某要求对半分配补偿款未果后,遂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在审理案件中,发现该案可能涉嫌刑事犯罪,遂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移送。
上犹县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钟某、吕某构成诈骗罪,依法提起公诉后,判处钟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万元;判处吕某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3万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在拆迁过程中,由于补偿、安置利益巨大,有些人为了分得更多的补偿款和安置房而选择铤而走险。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提示您,提升补偿当依法,通过欺骗手段不仅难以达到获得额外补偿的目的,一般金额超过2000元还可能触犯刑法诈骗罪,引来牢狱之灾。
撰稿:曾超超
类型:B 类稿
编辑:侯学飞
审稿:段主编
法务:杨玲玉
拆迁问题 免费咨询
法律咨询电话: 400-878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