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报道 > 行业新闻 > 正文内容

农村土地流转纠纷怎么解决?

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0-03-09 11:18 阅读:关键词:征地补偿律师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这一规定,解决农村土地流转纠纷可以采取四种途径,即当事人协商、双方调解、仲裁机构裁决和法院诉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

  1、当事人协商

  协商解决纠纷,就是发生土地流转纠纷的当事人双方,采取其他方式解决纠纷之前,首先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直接进行协商,自行解决双方之间的纠纷。

  当然,在采取其他途径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只要双方当事人都愿意,还可以继续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采取协商的办法解决纠纷,可以大大减少双方当事人为解决纠纷所耗费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维持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正常关系。

  2、双方调解

  在土地流转纠纷中,双方当事人不愿意协商解决,或者通过协商未能解决纠纷(例如,协商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反悔)的,可以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

  一般来说,同一村、村民小组的村民之间发生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可由村民委员会调解解决;不同村的村民之间、村民与其他单位之间发生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可由乡(镇)人民政府调解解决。

  经过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及时请双方当事人签订书面协议,并帮助和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协议。通过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不具有执行的法律效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

  3、仲裁机构裁决

  发生土地流转纠纷的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协商未能达成一致,通过调解未能解决纠纷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不适用《仲裁法》的规定。目前,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仲裁国家还没有统一的立法,各地主要根据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法规和规章做出裁决。

  4、法院诉讼

  在土地流转纠纷中,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诉讼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

  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参考有关司法解释和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政策文件,对案件进行审理,查明事实,依法作出判决,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应当依法直接作出判决,不是撤销裁决,要求仲裁机构重新进行仲裁。就是说,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后,裁决即自动失去了法律效力,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解决纠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

  上述解决土地流转纠纷的四种方式,诉讼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当事人协商、调解,不是申请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仲裁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可以不经协商、调解,直接申请仲裁;同时,协商、调解、仲裁也不是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前置程序。出现土地承包纠纷以后,当事人可以不经协商、调解、仲裁的程序,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在实践中,大部分土地流转纠纷都能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得以解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并不是很多。
 

撰稿:曾超超
编辑:侯学飞
审稿:段主编
法务:刘东晓


标签:


相关案例 查看更多

立即咨询

>

联系我们

拆迁问题 免费咨询

  • 400 8787 666
  • 100052
  • 69576000@qq.com
  •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10号庄胜广场中央办公楼北翼15层

法律咨询电话: 400-878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