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是四川人,长期在广东工作。家里房屋被划入拆迁范围后,通过对比当地房价、周边拆迁情况,李先生感到当地拆迁办给他父母的补偿并不合理,但是,还没等他找律师介入,父母已经把签过的补偿安置协议照片发了过来,这让很多事很被动,甚至没办法再改变。那么,签订补偿安置协议,一定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问题联系删除
一、拆迁主体
根据法律规定,补偿安置协议应该由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
在签订协议之前,被征收人一定要核实对方身份,在签字盖章时,补偿安置协议中应该要有征收方的单位、姓名、经办人姓名等信息。
之所以强调协议主体的身份,一定要看拆迁方是否有签订补偿协议的资格,一方面,如果协议对方不是征收方,那么签订的协议就是不合法的,被征收人极有可能会面临补偿安置事项无法履行的风险。另一方面,拆迁指挥部、拆迁办公室等临时性、专门性的机构,拆迁结束后可能也就解散了,造成补偿安置协议的履行存在风险。面对临时机构,要明确临时专设的指挥部等机构是否得到上级的授权,以及授权的主体是谁等。
二、协议内容
1.房屋基本情况:
在补偿协议中,需要明确被拆迁房屋坐落的位置、结构、面积、用途等基本情况。另外,还应当列明房屋所有权证号。
2.补偿方式:
房屋拆迁,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被拆迁人选择不同的补偿方式,补偿协议约定的内容是不同的。补偿协议中要明确具体的补偿方式。
(1)选择货币补偿,补偿协议应当包括货币补偿款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等内容;
(2)选择房屋产权调换,补偿协议应当明确实行调换的房屋的价格、结构、面积、位置以及差价的支付方式和期限等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问题联系删除
3.停产停业损失:
企业或者合法经营性用房面临拆迁时,还应当考虑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费用,也要在补偿协议中列明具体的数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等。
4.补偿价值:
如果房屋需要评估的,由双方协商一致选定有资质的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在补偿协议中需要列明评估机构及评估报告编号。
房屋补偿价值通常包括房屋本身价值、附属物价值、装修装饰等价值,具体面积和金额都要一一列明,总的价值要合计并明确。
5.安置补助:
如果是让被拆迁人自己租房的,需要列明临时安置补助费数额、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等;如果提供周转用房,要明确周转用房的相关信息。
6.搬迁期限:
无论被拆迁人选择哪种补偿方式,都要在补偿协议中明确搬迁期限,以防因搬迁拖的时间太久给被拆迁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问题联系删除
三、条款清晰
1.签订补偿安置协议前一定要看条款表述是否存在表述模糊不清的情况等,比如,说到补偿数额,不谈具体数字,只说公平合理之类的空洞概念;
2.涉及到被拆迁人填写的地方不留太多空白,同时空白协议一定不能签。
四、违约责任
在补偿安置协议中明确约定违约责任,对双方当事人都关系重大。如一方不依法或依约履行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依据法律规定及协议约定要求相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最后再来看文章开头的事例,李先生的父母由于年迈,不仅没有看清楚条款的具体内容,而且轻信了对方的口头承诺,只能接受拆迁办所给出的补偿标准,有一些经济损失。因此,除了补偿安置协议中要注意的问题,建议大家不要轻信口头承诺,达成的约定要落实到协议中去,风险要提前规避。
拆迁问题 免费咨询
法律咨询电话: 400-878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