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连续4年,每逢春节前,手机都会被支付宝“集五福”的焦虑感和已经集到五福的优越感刷屏,得到一张旷世难求的“敬业福”便能上热搜成了梗。眼看着2020年的农历新年将至,今年的“集五福”活动又如约而至,支付宝宣布1月13日就能正式开扫。
听闻这个消息的网友们第一反应是:又骗我集福。
早在前几天支付宝账单出炉之后,就有网友在支付宝微博下方留言或者私信,催促五福活动的开启,虽然每年集福获得的红包金额并不高,但是似乎已经成了一种过节新民俗,好像不集个五福都没有过年的感觉。相信你的朋友圈很快会被集福大军占领,许久不见的朋友也开始给你发信息。
不过在此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想要提醒大家,每年这个时候也是骗子诈骗的高峰期,不要随意相信那些声称出售福卡的人,还要擦亮双眼不要被钓鱼网站骗取个人信息。就在大家忙着收齐“五福红包”的时候,骗子们正忙着收集着我们的“钱包”。不知道大家是否见过骗子们的手法?下面给大家举几个常见的例子,谨防上当。
一、上网买“福卡” 遭卖家两次加价
某市民小林在网上买“福”被骗。小林对“集五福”活动很热衷,可始终缺一张“敬业福”。他便通过朋友进了一个兜售“五福”的QQ群,在群里认识了卖家张某。两人私聊后,张某同意15元钱卖给小林一张“敬业福”。小林毫不犹豫地把钱打给了对方。可谁料张某收了钱,没有把“福”发给他,还开始嫌“卖得便宜”了,要求小林再付给他15元。“我都付了钱,就这么放弃有点不甘心”,小林于是又打了钱。
张某第二次收了钱后,故伎重施再次加价。小林和张某几次沟通都没结果,于是不打算买“敬业福”了,让对方把钱退回来。此时张某不再回应,小林试图联系他的时候才发现已被拉黑。
二、利用诱导进群,扫二维码植入手机病毒骗取个人信息
手法1 :
借互换“五福”诱导受害人扫二维码加入微信群,当受害人进入被植入木马病毒的链接页面后,嫌疑人就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进一步实施诈骗犯罪。
手法2:
冒充熟人向受害人发送短信,声称送受害人“五福”,并附上病毒链接。当受害人点击该链接后,嫌疑人就会盗取受害人的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不止是春节“集五福”,平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网络骗局”。当发现被骗后要及时报警,把这些骗子绳之以法!所以,春节本是一个阖家欢乐的日子,不要因为占小便宜而上当受骗,让自己心里难受,一定要注意防骗!流水的骗局,铁打的坑人,面对天上掉馅饼的事儿,务必多一份警惕性!
撰稿:郭智琪
类型:B 类稿
编辑:侯学飞
审稿:张主编
法务:刘东晓
拆迁问题 免费咨询
法律咨询电话: 400-878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