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过程中,很多被拆迁人对于棚户区改造不了解,觉得不像拆迁征收那些明文规定的项目,所以他们不知道棚户区改造的意义在哪儿,也不清楚按什么程序进行,更想知道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依据什么法律。
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对棚户区项目周边道路、广场、教育、商业等基础设施的加强和完善,提升居住环境中的人气指数,在改造棚户区的同时带动了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就业、养老等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综合效应。
同时,相关部门也明确规定,对棚户区进行改造,各地区要按照中国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具体安置补偿办法,依法实施征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除
但个别拆迁方认为老百姓在程序方面不懂或是不知道,便在程序中动手脚,抱有这样的心态对被拆迁人的房屋进行棚改。那么,棚户区改造程序是什么呢?应该参考哪些法律规定呢?
首先,国有土地上的棚户区改造程序是要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八条第九条确定房屋征收符合公共利益的需要;符合四规划一计划这是棚户区改造的启动程序和先决条件。同时,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条、第十一条制定征收补偿方案并及时公布,并根据被征收范围内被征收人意见及时修改征收补偿方案,组织听证等。
其次,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后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征收决定。涉及人数较多的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这是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决策程序,当然也是法定程序。
最后,将征收决定在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与被征收人协商选定评估机构等。对于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基本程序,征收报批阶段程序,由市、县级国土资源局发布拟征地公告并征询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进行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并拟订“一书四方案”组卷上报审批等。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除
棚户区改造本来是一项民心工程,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拆迁方在拆迁过程中不按法律规定程序走,出现滥用职权,有损被拆迁人利益的行为,致使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说,如果被棚改户在遇到某些拆迁方有违法行为时一定要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您的切身利益。
撰稿:龙艳艳
编辑:侯学飞
审稿:段主编
法务:杨玲玉
上一篇:土地纠纷知多少 处理原则要抓牢
拆迁问题 免费咨询
法律咨询电话: 400-878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