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号称制造业大国,所以企业大多都拥有生产性厂房。在拆迁中,企业拆迁是一类特殊主体,涉及到的问题特别多,有的企业还遇到了补偿不合理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双方自身利益诉求不一致
被拆迁企业从动迁开始到妥善安置再到重新经营耗费的时间周期很长,而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又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企业面对市场,市场每天都发生变化,如果安置不能很快落实,很有可能在重新经营后丧失市场机遇。这是被拆迁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拆迁方则不需要顾及市场竞争中的时间成本问题,所以有的拆迁方会利用这一点迫使被拆迁企业接受苛刻的补偿条件。
企业的选址是十分讲究的,位置一般都处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价自然水涨船高,这对企业来说当然是喜闻乐见的。但对于拆迁方来说,就意味着征收成本的上升。一方面是要依法保护私营企业的利益,另一方面却是地价上升后带来的补偿成本升高,是保障被拆迁企业的合法权益还是压低补偿标准,是摆在拆迁方面前的一道选择题,不可否认,一些拆迁方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企业在被拆迁时补偿低在哪里呢?
1.财产情况复杂
企业的财产状况复杂,既有物质性权益,也有经营性权益。财产复杂,补偿价格回旋的空间就大,其中土地使用权如果产权关系不明确,往往是征收方压低补偿的重点。另外,企业的预期收益也是容易产生争端的一个方面。
2.有意压低补偿
前面说到,企业的是一类特殊主体,拆迁成本相对于其他拆迁主体要高,而土地出让金是征收方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拆迁有压低补偿的动机。
3.评估不合理
因为征收方有压低补偿的动机在,价格评估也就可能被利用。例如拆迁中不时出现由征收方单独指定评估机构的违法情形,而法律规定评估机构的确定应该由被征收人通过合理的方法确定。其次,不同的评估方法对于有经营性质的房屋评估,往往结果有巨大的差异。评估方法有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等。在实际中,拆迁评估往往选择对被拆迁人不利的方法评估。至于哪种评估方法对被拆迁人有利,得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遇到补偿不合理企业该怎么办呢?
投资办企业不要轻信对方的个人承诺。实际情况中,有一定数量的企业是在获得个人的承诺后才开办起来的。现在推行全面依法治国,一切都在向照章办事的方向迈进,轻信个人承诺,一旦发生情势变迁,无凭无据难有保障。
法律规定在拆迁中要依法给予被拆迁人补偿,这样的一条红线任何人都是不敢公然违背的。在遇到不合理的补偿时,被拆迁人应该相信法律,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现实中,不排除有个别地方的拆迁方利用各种名义压低补偿,做到表面上的合法,从而逃避法律责任,但是只要善于运用法律,合法权益就有保障。
对于以各种名义压低对被拆迁企业补偿这件事,换个角度看,不正是因为违法者惧怕法律才做出的掩人耳目的举动吗?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单位。
拆迁问题 免费咨询
法律咨询电话: 400-878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