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的拆迁过程中,拆迁方在和被拆迁人达成协议后,就会选择将被拆迁人的房屋迅速拆迁。那么拆迁方这种做法合法吗?被拆迁人会有哪些风险?冠领律师事务所给广大被拆迁人作出如下解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
一、节约拆迁实际支出
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方通过和被拆迁人先签订安置补偿协议的方式,以此达到拆除被拆迁人房屋的目的,这就是属于现实拆迁过程中“协议拆迁”。
虽然在拆迁时,由于签订了安置补偿协议,被拆迁人也同意,但是此时被拆迁人并没有拿到相应的补偿,或者说只是拿到补偿中很少的一部分。
因为被拆迁人的房屋已经拆除,因此被拆迁人在日后的补偿谈判中想获得合理的补偿,困难非常大。此种情况下,拆迁方会冒着违法的风险拆掉被拆迁人的房屋。
二、拆掉房屋,被拆迁人在谈判中会处于劣势
处于弱势地位的被拆迁人之所以能够和势力强大的拆迁方进行谈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被拆迁人手头的房屋,只要房屋在,提高补偿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但是一旦房屋被拆了,那么被拆迁人在谈判中的筹码就变得非常少,被拆迁人想要获得相应补偿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这对被拆迁人来说非常不利。
拆迁方之所以要先搬迁后补偿,主要原理就在于只要房子拆了,就掌握了补偿事宜的主动权,被拆迁人很难有还价的余地。所以,在没有拿到补偿的前提下,保住自己的房子当紧。
三、拆迁方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作为被拆迁人房子一旦被拆,在日后的谈判中就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拆迁方会千方百计的利用各种方法将被拆迁人的房屋拆了,只要房子没了,被拆迁人维权的难度就会相当大。
诚然,拆迁方这种做法是违法的,但是这种违法行为给其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因此在实践中,拆迁方一般实行“先拆迁、后补偿”的方式。
当房屋被拆迁后,被拆人在此后的谈判中获得补偿的谈判余地就会被极度压缩,想要获合理的补偿只能是难于上青天。
以上就是拆迁方为什么会选择“先搬迁、后补偿”方式的原因了,因此,被拆迁人应该坚守“先补偿、后拆迁”的法律原则不动摇,积极按照法律的规定维护自己的权益,以防受到拆迁方的不法手段的侵害,最终获得合理的拆迁补偿。
撰稿:陈书文
编辑:侯学飞
审稿:段主编
法务:刘东晓
下一篇:被征收人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
拆迁问题 免费咨询
法律咨询电话: 400-878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