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的某天,刘女士家里突然出现这样一幕:数十名政府工作人员围着两位老人,一边慷慨激昂讲着政府规划,一边和老先生谈着补偿,老先生频频点头,但是不等老先生拿眼镜,来人已经迫不及待让老先生在某个文件上签了字。
几天之后,刘女士从邻居张某那里听说有政府工作人员到过她家,好像是为了签补偿协议而来。刘女士虽然疑惑,但还是抓紧时间回了家。
原来,刘女士是安徽省某市服装生意的经营者,随着年底顾客需求量增多,自己也愈加繁忙,回家的时间渐渐变少。她虽然知道当地的拆迁工作在进行,但觉得补偿没谈妥,相关部门也不会怎么样,但没想到拆迁办竟然找家里的老人签了补偿协议,经过确认还是一份空白协议。刘女士顿时紧张了,便给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来电咨询,想让冠领律师给她出出主意。刘女士遇到的情况并不鲜见,借此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应该注意哪些风险。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除
首先,审查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主体是否合法。
和被拆迁人签订拆迁协议的对方必须是征收拆迁方,具有法人资格,否则合同的签订会因为主体不明确、主体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而面临无法履行的风险。征收拆迁方常见的主体不适格情况包括开发商、临时拆迁指挥部、拆迁办公室之类的机构等等,它们有些是商业机构,无权征收土地;有些不具备法人资格,拆迁一结束就不存在了,更不要说以后履行的问题了。刘女士告诉律师,她是完全不知道还要考虑这个方面的要求。
其次,拆迁补偿协议的主要条款内容要明确。
1.写明补偿款的总金额及各项补偿内容的具体明细。
2.写明补偿款的支付时间及支付方式。
3.写明安置房、安置土地的面积及具体位置、土地性质以及安置房格局、质量、材料规格等等。因为地理位置决定了土地的区位价值,土地性质是住宅、工业还是商业也直接决定土地的价值,如果双方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的约定,在实际履行中很容易产生纠纷。房屋质量更是被拆迁人在以后的拆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4.如果签订补充协议,补偿协议上的内容必须合法,与主合同条款不冲突,如果对主合同有重大改动,须明确约定以补偿协议约定为准。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除
第三,是否明确约定拆迁补偿协议履行的程序。
拆迁补偿过程中不只是对补偿问题达成一致很重要,对履行程序更是不可忽视。有的拆迁项目要求合同签订后马上腾退房屋,在交房后才支付拆迁补偿款;有的项目甚至是要求先腾退房屋,然后再把拆迁补偿合同交给被拆迁企业和支付拆迁补偿款。后一种合同的履行程序是有很大的隐患的。
第四,审查拆迁补偿协议是否有不公平的条款。
比如是否为拆迁人付款设置了条件,这个条件是否是模糊的或者难以实现的,一旦出现这样的条款就要引起注意,拆迁人有可能要通过这样的条款设置延迟付款时间。
第五,是否约定违约责任。
一般来说,拆迁人答应的补偿条件如果落实到合同条款的文字上,基本上都能实现,但是这么大的事要预防“万一”,即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明确约定违约责任。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从合同条款的角度去督促拆迁人尽早履行义务。
听了冠领律师的分析,刘女士追悔莫及,怪自己不懂拆迁方面的法律知识,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如果提前咨询专业律师,听取律师的分析和建议后就不会造成现在的局面了。
总的来说,拆迁补偿协议对于被拆迁人来说举足轻重,实际拆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情况,一旦白纸黑字签了字,就要承担法律后果,所以建议被拆迁人通过专业律师的把控,提前规避风险,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撰稿:龙艳艳
类型:C 类稿
编辑:侯学飞
审稿:张主编
法务:杨玲玉
下一篇:街道办“答非所问” 法院判其重答
拆迁问题 免费咨询
法律咨询电话: 400-878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