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明确:“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近日,“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建议指出,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那么,该政策的落实对农民朋友们有哪些利好呢?
一、对稳定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有长期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第一轮土地承包制是1983年开始的,承包期15年,第二轮则从1997年开始,承包期30年。在农村人口占总人口将近一半的农业大国,2027年土地承包期满之后怎么办,也是大家备受关注的问题。“再延长30年”政策的贯彻落实,不仅意味着农村土地承包制度长期不变,更为广大农民朋友吃下了“定心丸”,适应了农户们盼望政策稳定的需求。同时,把土地承包制度稳定在一定年限,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对农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有长期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土地经营权抵押款额度高。
农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受到资金投入的困扰。以前土地普通农户依靠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获得的贷款极少。承包年限变成延长30年后,土地经营权可以为农户提升信誉和提高抵押贷款额度,通过农业信贷获取资金能够对农业生产将具有重大意义。
三、有利于扩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对农民来说,延长30年的承包期,一方面可根据稳定的基本政策,规划自己的投入和长期经营;另一方面,农民和企业对土地产权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和预期,有助于形成农村土地市场。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双方通过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获得的回报往往更高。同时,随着专业技术和管理的提升,现代化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农村人口的流动问题。
总书记指出,要根据实践发展要求,丰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广大小农户走同现代农业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始终充满活力,不断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总之,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意味着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将加快,经营权抵押贷款额度的提升以及土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或将进入新阶段,也意味着中国农民将迎来土地创富黄金时代!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除
撰稿:龙艳艳
类型:C 类稿
编辑:闫 慧
审稿:张冠彬
法务:杨玲玉
拆迁问题 免费咨询
法律咨询电话: 400-8787-666